现在国产剧为了提高剧情水准,纷纷把眼光瞄向了海外群体,而留学生这个庞大体系,自然就成为不少编剧喜欢的人设背景。
但通常,这些国产剧里留学生的出场方式,有点.....
违背常理。
国产剧能不能长点脑子
比如之前在《我的前半生》中出现的海归,一上来就尬聊自己的兴趣爱好:
而接下来,说到自己创业时候的经历时,简直就像是所有影视剧“海归创业模板”:
“别管之前怎么惨,总有一个冤大头为你豪掷千万美金。”
是这样吗?
这样的机会是肯定有的,但是你要没有什么本事和过硬的技术,真不知道人家为什么要投资你一个华裔留学生组织的创业小团队,别说千万美金了,能拿到几十万美金也是不错的了吧。
还有编剧对“国外藤校精英”这个名词,似乎有什么理解有误的地方。
在唐嫣和罗晋主演的《归去来》中,俩主角都是留学生、人设就是“藤校精英”。
预告片里俩人在机场相撞,发现对方都是斯坦福大学的校友,好嘛,偶遇桥段就不吐槽了。
但是接下来自从俩人认识、有了更多交集之后,你会发现,他们时不时就在一起嬉闹玩耍去自驾游,或者就是在海边吹风闲聊,再或者就是在草坪上你侬我侬。
难道90后斯坦福名校生,不是成天赶due、做不完的Homework和Paper嘛?
更别说遇上Final,恨不得都住在图书馆,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,还有心思谈恋爱?!手撕小三?
甚至有的国产剧编剧,就是想当然的开始胡说八道:
看看《路从今夜白》的留学生是怎么一上来就拼命黑自己的同学:
名校留学生岂能是这么好混的?
再不要说之前《欢乐颂》里那个名垂青史的尬聊“相亲男”舒展了,看完感觉留学就培养了他一个特质——装逼。
这些画面中呈现出的一切,让留学生看了真是一个大写的“尴尬”。
不得不说,现在的编剧和导演,以为人设是留学生就能拔高整个剧的水平,但对留学生不切实际的描述和吐槽,看起来不仅弄巧成拙,更是误导大众视听,以为出国留学的都这个样儿。
不过最近,一部新鲜出炉的《恋爱先生》,似乎总算给留学生稍微正名了一下下。
我说的是稍微。
留学生:现实比演的更惨
这部剧的女主角叫罗玥(江疏影饰),是不折不扣的中国留学生,目前是五星级酒店的大堂经理......候选人
电视剧第一集开头,罗玥的一番内心独白,不仅概括了自己,也说出了很多海外游子的心声:
当时的环境下,能够出国留学,会被大家看作是一个关乎家族的荣耀问题:
但现实并不是一帆风顺,留学生在国外的处境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风光无限,甚至还有点辛酸:
既要忍受文化和环境的差异,又要背负学业和生活的压力,时不时还要面对朋友家人的不解。
最让主页君觉得意外又扎心的,是罗玥在剧中的一段自嘲:
看完你是不是想说,这TM就是我在别人眼中的样子啊!
简简单单的两句话,却一针见血道出圈外人对留学生的两大误区:
1、留学的都有钱;
2、留学就是混文凭;
我们先来说说留学都有钱这个误区,相信在座的小伙伴已经不止10次,听到别人一开口就问:
“你要出国呀,原来你是个富二代啊!”
“你在XX国留学啊,那你家一定会有钱吧!”
一开始,我们还会耐心解释,不是你想的那样,我们家......
但是,问的人多了,真的就懒得解释了,通常都会一笑置之,因为,凡是问这种以偏概全类型问题的人,基本上也不会在乎你说的答案。
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?
不一定。
主页君认识的留学生很多都只是普通人。
他们中有的来自父母年薪50多万,能负担起本科四年和硕士两年学费,偶尔买得起打折奢侈品的中产之家。
有的来自父母年收入20万上下的小康家庭,自己在学校会打工补贴一下。
还有父母都是工薪阶层的家庭,为了供儿女读书,到处筹钱申请贷款,才勉强出国读个研。
这样的留学生,算是有钱一族吗?
恐怕和大多数人想的“跑车豪车相伴、整天有妹子簇拥、开不完的party”相差甚远吧。
我们再来说说留学就是混文凭这个误解。
很多人觉得我们选择留学这条路,是因为在国内上不了好大学,才不得已为之。
然而到了国外,你才发现,这里的大学学习,和国内的高中有的一拼,甚至比高中还有压力。
因为国内高中学习不好面临的是老师的斥责和父母的失望,然而在国外,你要是真的没达到标准,那就面临着卷铺盖回家。
你在朋友圈看到XXX又参加了什么party,好不嗨皮,就揣测他是不是不好好学习,整天就知道玩,
事实是人家连续加班三周,每晚回家都是凌晨,这次好不容易放松一下。
你在微博看到XXX又夜夜笙歌,去了什么音乐节,就揣测她是不是打着留学的幌子,其实是去国外玩。
然而你不知道的是,人家为了赶Final,几天都没睡,天天晚上泡在图书馆,音乐节只是对自己一个犒赏。
出国留学,不是代表不拼了,不学了。
相反,会比以前更加努力。
这里有无数的due,无数的paper,无数的presentation,小quiz.
不公平待遇是家常便饭
这些真实粗糙的生活,构成了每一个留学生在海外的求学经历。
甚至有时候还会遇上不公平待遇,就像剧中的罗玥,因为犯了一点小错,但加上是中国人而遭到辞退。
要说起华人被歧视的现象,真的是随处可见。
比如之前一位叫siwei shen的华人在纽约曼哈顿吃麦当劳,遭到一位美国老太歧视。
老太太嘴里骂到:
“谁有权利坐在这里?是我这个美国人,还是他们这些外来狗?我坐在桌子前吃饭,这只狗(指着男生)就凑过来了!”
无端端遭到歧视辱骂的沈同学表示:之前有听说美国人的比较严重,但是现在都2017年了,这种事发生在自己身上真的是难以置信!
而在澳洲一些大学校园内,更是公开张贴着这样的歧视中国人纸条:
海报下面是该校的中国学生会、全国学联会以及学生总会的标志。
就连租房子的时候,也会被邻居歧视。
甚至主页君就听人说过,一个中国学生在美国上学,租的房子,邻居是几个年轻美国小伙子,几乎每晚都能听见隔壁传来的震耳欲聋的音乐,凌晨两三点依然在阳台上大吵大闹。
这名中国学生起初还好声好气地跟他们说很晚了,可不可以安静一点,结果其中一个满脸大胡子的白人男生用非常轻蔑的语气说“Sorry, I don't understand your English.”然后一群人哄堂大笑。
选择报警也无济于事,找了Leasing office很多次,每次都被亲切的笑容和“好好好,我们会警告他们”的回答堵回来。
有一天晚上,邻居又在阳台大喊大叫的时候,这名中国学生听见他们放肆谈论自己,并嘲笑“That is Chinese.”
诸如此类的例子不在少数。
似乎在外国人眼中,中国人就约等于愚蠢劣质,不配和他们平起平坐。
无论我们再怎么努力,也无法摘掉他们的有色眼镜,正如我们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。
而幻想留学生生活的花天酒地的国内朋友,肯定想象不到我们在异国遇到的这些麻烦吧。
说起留学经历,全是一把眼泪
国外留学看似美好,但也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心酸。
在剧中,罗玥因为租房押金的问题,不仅不给退定金,甚至还被房东赶出家门,流浪街头:
看到这些,你是不是觉得极不公平,为什么描绘的如此光鲜亮丽的留学生活,居然还有这样的桥段?
而事实是,这些现实问题才是发生在留学生身上最多的。
呵呵,说起租房那真的是有苦说不出:
曾经主页君的朋友小C打算在纽约租个房子,怕被骗还特地找了中介公司,当时中介给我这朋友说的挺好的,保证他到了纽约就能住,当时小C也马上交了一个月的租金和押金。
当小C抵达纽约,下飞机准备入住时,中介负责人告诉他,房子还在清洁打扫,之前的房客还出了一些问题,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之后才可以入住。
负责人表示,让小C先在宾馆下榻,还会报销他这段时间的住宿费用。
然而,这才是谎言的开始。
一直到了商量好的入住日期,负责人再次表示房子没有准备好,并让小C先代付住宿费用。眼瞅着事情发展不对,小C说那我要求退租,总该可以吧。
结果答应好的退款和押金,迟迟未到款,甚至连中介电话都打不通。小C只有认栽倒霉,跟周围同学一吐槽才发现被中介骗的例子不在少数。
很多人说,既然留学生活如此辛苦和不堪,为什么不回来呢?
其实回去很简单,买张机票带着行李,就到家了。
然而,当初为了出国所做的努力呢,为了申请大学通宵查资料,为了考雅思每天抱着单词书啃,为了获得奖学金不断的提高自己......
这些付出背后,又有谁能够真正体会?
只有我们经历的人最清楚,苦苦坚持也只是为了等到守得云开见月明的那一天。
压力大了,我们就告诉自己,再忍忍,再坚持坚持,说不定就好了呢。想想自己家里老老妈平常的鼓励,还有家里等我的狗子......
我们大都习惯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,藏起自己的痛苦,然而你们看不到并不代表没有发生,隐藏不代表没有。
留学的生活,也许不是你想的那样轻松。
Copyright ©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通化追剧联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