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米将于近期在A股或港股上市的消息铺天盖地。一时间,不少人如打“鸡血”,纷纷将小米捧上神坛。
先是“秒杀”百度。据部分人推测,小米上市后的估值至少有1000亿美元,而百度目前的市值为870亿美元。按一些人的说法,小米将取代百度,成为仅次于腾讯、阿里的中国第三大科技股。
后是“力压”格力。之前雷军跟董明珠打赌,5年之内如果小米营业额击败格力,败的人要输对方10亿元。如今,虽然赌约的时间结点还没到,借着小米上市这个风口,又被好事者翻了出来。
目前,格力2017年前三季度的营收为1120亿元,而小米2017年前三季度营收已超1000亿元。加上雷军日前高调宣布:未来十个季度内小米销量将重回中国第一。小米营收超过格力,似乎只是时间问题;这场赌约,董明珠似乎输定了。
01
取代百度,BAT以后改名叫ATM?
不得不说,2010年才成立的小米,凭借自己出色的商业模式和独特的价值观,用了短短七年时间,在智能手机市场这片红海中,创造了一个商业奇迹。
用雷军自己的话说,就是:“跨过(营收)千亿门槛,小米仅仅用了7年时间,而国际科技巨头中,苹果营收过千亿用了20年,Facebook用了12年,Google用了9年;国内科技公司,阿里用了17年,腾讯用了17年,华为用了21年。”
反观百度,2017年年报显示,百度净利润为182.88亿元,营业总收入848.09亿元。
可以说,小米不仅是估值超过百度。粗略从销售业绩上看,小米也超越了百度。
但是,这并不能说明小米就取代了百度,与阿里巴巴、腾讯比肩。
为什么?
一个人的价值不仅仅取决于他有多少财富,一个公司的价值同样不能够仅通过营收来衡量。
退一万步讲,如果小米能取代百度的地位,那华为早就取代了。
小米的伟大,在于它能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群雄割据中,脱颖而出,三分天下有其一,创造了营销神话。但就企业未来的发展价值来看,现在仍旧不能跟百度相提并论。
更重要的是,近年来百度在人工智能、VR等引领未来的科技领域成果丰硕。最有名的当属百度无人车了。今年除夕之夜,由百度Apollo无人车组成的百余辆“国家队”车辆成为首批跑上港珠澳大桥的车队,亮相2018央视春晚!
02
10亿赌约,雷军稳赢董小姐?
确实,小米和格力电器2017年前三季度的营收均超过了1000亿元。虽然现在还难分伯仲,但要知道,2013年的时候,格力的营收已经达到1200亿元,而当时的小米仅有316亿元(含税)的营收。
从小米的营收增速上来看,说雷军赢了,也不为过。
但是,同样不能说小米已经超越了格力。
虽然身处不同行业,简单的通过营收、市值不好比较。但我们从两者各自的行业地位上来看,谁强谁弱,一目了然。
在智能手机领域,苹果三星先不说,国产手机里,华为还是老大。小米手机2017年的出货量在国内手机里排名第四。
而格力在白色家电里的地位就不言而喻了,从整体上看,格力和美的在行业里呈现出二龙戏珠的态势,两大巨头瓜分了大量市场份额。而在空调领域,格力则是独一无二的霸主,市场占有率高达7成左右,空调毛利率在同行业中也算是高的。
可以说,在中国空调市场,格力电器处于独孤求败的霸主地位。反观小米,上面有华为大哥压着,旁边有OPPO、vivo撵着,下面还有锤子等人拽着,更不用说全球霸主苹果、三星的竞争了。
格力空调正成为一张中国制造的名片,走向世界;而小米想要走向世界,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。
03
如果小米上市,究竟能牛多久?
无论小米在A股还是港股上市,大家关心最多的不是雷军能不能成首富,而是小米值不值得投资。
众所周知,苹果股票近10年来创造了美股神话,一跃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。同样是卖手机的,小米上市能够成为中国股市的苹果吗?
苹果股票2009年以来K线图(月线)
这个问题现在很难回答,但有一点我们需要明白。苹果股价节节攀升,与iPhone在全球市场里的引领地位有直接关系。
苹果的iPhone,凭借流畅的系统,是现在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手机之一。除此之外,iPhone的毛利也是最高的,时至今日,苹果仍然占据着全球手机市场近9成的利润。
反观小米,小米之所以能够在国内取得现有的成就,靠的就是小米模式。
说白了就是卖“性价比”,通过相对高端的硬件配置和相对低廉的价格来吸引消费者。
然而,这种薄利多销的模式在未来还能行得通吗?
数据显示,2017 年和2018年全球手机出货量预计为15.2 亿和15.8 亿部左右,未来几年复合增速在3.5%左右,趋于平缓,智能手机已由增量转变为存量替换的市场。
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变化
国内手机保有量变化
这个信号标志着,未来的智能手机市场,竞争将更加激烈。之前每年的手机市场需求增长较大,厂商之间竞争,虽然有人吃肉,但也有人还能喝点汤。
现在就不一样了,需求减弱了,外观与功能的创新将成为智能机在存量战场厮杀的核心竞争力。
这一点,对于小米来说,是一个巨大的挑战。我们可以假设,如果竞争白热化,连苹果也愿意砍掉利润,去做低价市场跟小米竞争的时候,小米的手机还有竞争力吗?
这一点,雷军心知肚明。
在2018年年初,雷军发了一封公开信,信中提及:“2018年,中国手机市场规模将出现十多年来首次下降的趋势,同时品牌集中度也将进一步加剧,行业竞争将会更加惨烈。前进,或者被消灭,这就是2018年行业的主基调。这场决战中,我们要坚定地战场前移,指挥部设在前线。我们要以省为单位、以城市为单位、以每个县乡甚至社区网格为单位,在战场的每一处始终保持勇猛机敏,寸土必争、血战到底。”
面对未来更加激烈的竞争,苹果凭借领先全球的创新能力,稳住阵脚自然不难。
华为已经开始布局5G和无人驾驶技术,未雨绸缪。
而小米呢?竞争力还是靠“性价比”?
对小米来说,上市自然是好事。但对投资者来说,还是需要理性投资。2018年对小米来说,是至关重要的一点,我们不仅需要给小米一点时间,也需要给我们自己一点时间。
以上内容来源自财经早餐
Copyright ©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通化追剧联盟